看完这部史诗级神片,我承认我酸了

来源:娱乐盒子      www.yulehezi.com   |   发布于:2019-4-9 16:25:43       [字号: ]

  4月12日,全景式抢救性电影故事片《远去的牧歌》即将在全国范围的中国巨幕影院正式上映。该影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、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。零职业演员、三十余万头牲畜、纯原生态记录的方式以及戏剧性情节的推动,共同铸就出这部史诗级恢弘巨制。

  

图片1.jpg

  为了回馈影迷的期待,4月8日,在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展映会上,成功举办了《远去的牧歌》映前看片会,影片导演阿迪夏•夏热合曼、周军携主创集体主创团队惊喜现身,起底台前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,或感人,或振奋,或辛酸,牵动着在场每一位观众的心。主演丽娜•夏侃老师,更在现场清唱影片片尾曲,用柔美的嗓音将草原上的故事娓娓道来。

  

图片2.jpg

  “看《远去的牧歌》,最大的感触就是酸”

  观影过程中,观众不断被影片中气势磅礴的转场画面所震撼,不少观众表示“本以为这是一部简单的小众文艺片,没想到竟然饱含了如此浓烈的情感。其中的人、景甚至是动物都过于动人,我承认我酸了...”

  

图片3.jpg

  天之高远,地之浑厚,这便是最好的远方。还记得初读这段话时的巨大触动——“当你正在办公室埋头苦写PPT时,阿拉斯加的鲟鱼正跃出水面;当你正在与客户绞尽脑汁谈判时,横断山脉的雾凇正在山尖飘绕;当你正在早高峰地铁前胸贴后背时,青藏高原的苍鹰正穿梭云端俯视苍生;当你正在会议室闷坐无聊时,尼泊尔的费瓦湖正荡起阵阵涟漪...”在这个追崇“走就走的旅行”、人人无限向往“诗和远方”的时代,《远去的牧歌》的每一帧画面都能满足你对“诗和远方”的全部想象。

  

图片4.jpg

  从新疆的最北端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,到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;从荒芜肃杀的冰川雪山,到湛蓝的天空、遍地翠绿的风和日丽草原湖泊,整部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为视角,全景还原了哈萨克族牧民由“逐水草而居”走向定居兴牧的完整过程以及新疆的壮阔美景。看过《远去的牧歌》过后,观众们不禁惊呼,壮美的山川、湖泊、草原,淳朴的牧民、可爱的牛羊,新疆竟然这么美。

  

图片5.jpg

  四季转场,是轮回也是告别。看片会现场,导演周军讲到,“纵观当今世界各地,只有中国新疆牧区还留存着四季轮回转场游牧的生产方式,游牧文化已经成为活化石级的存在。每逢转场时节,牧人们总要携带全部家当,赶着成千上万的牲畜浩浩荡荡,翻山越岭,在大地的舞台上奔赴到下一个牧场。这种大型的史诗般的人畜大迁徙,每年四季,固定上演。有的牧民要在转场牧道上一走就是半个多月,一路上遇山翻山,遇河过河,转场的生活艰辛不易”。

  

图片6.jpg

  就像影片中诠释的那样,在这一轮轮马不停蹄的转场中,作为主人公的胡玛尔一行渐渐壮大,他拥有了自己的家庭、自己的猎枪、猎鹰、烈马以及一条听话的猎犬,然而也是在这一轮轮的转场中,逐渐迎来了新的时代、一个更好的时代,他们从此可以远离奔波和居无定所,他们可以过上物质条件更为富裕的安定生活。然而,为此他们需要放下猎枪、送走迟暮的烈马、放飞猎鹰,离开草原,用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抉择和一次又一次的告别,换来全新的、同样美好的生活。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一场场苦涩的告别中蜕变而来?

  

图片7.jpg

  抢救性拍摄,匠心打磨出的非遗级人文历史

  影片所讲述的中国哈萨克族游牧转场,是世界上保留最丰富、最古老的草原转场文化,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这种四季轮回生活,保障和保存了草原文明的形态化和古老的风貌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传统古老游牧文化正在面临着消失,正因如此,《远去的牧歌》除了讲述哈萨克族牧民历经40年时代变迁下的故事之外,更意味着一个对游牧文化的抢救性记录。

  

图片8.jpg

  除了有足以打动人心的情节、深厚的历史背景,《远去的牧歌》在摄影、音乐、美术等各个环节也都经过精心的打磨。为了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,以及能够触及灵魂的力量,如大量运用运动镜头、长镜头、景深镜头、微距镜头、航拍镜头,让空间更真实完整;由于人物的语言台词非常少,因此影片中的各种声音符号都尽力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时空感;主人公的毡房、服饰、妆容等设计,也要反映出这两个人物的身份、传统观念、精神风貌,要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变化......

  据悉,为拍好这部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影片,历时三年,匠心巨制,无论是在新疆多民族题材影片创作的投入体量还是创作规模上,均已达到天山电影制片厂建厂以来的最高点。4月12日,让我们相约中国巨幕,跟随影片一起,在春、夏、秋、冬的四季交替中,辗转数千公里,共赴一场声势浩荡的四季转场、人生轮回。

更多